冈妈、冈田大妈、冈田玛丽苏、冈妈制药,由于冈田麿里参与过太多太多有关青春和恋爱的作品制作,最终就得到了这么一大堆观众们给予的别称。
从《龙与虎》到《未闻花名》,从《樱花庄》到《花开伊吕波》,从《绝园的暴风雨》到《来自风平浪静的明天》,从《心灵想要大声呼喊》到《朝花夕誓》,几乎每当你看到那些青春独有的情感纠结时,冈田麿里这个名字都脱不了关系。
所以她现在又做出来一部《想哭的我戴上了猫的面具》,真的一点都无法让观众感到意外。这部新动画可以让我再爱一次,只是没有以往那般深沉。
1."要素过多"的《猫面具》
《想哭的我戴上了猫的面具》,又以女主角的外号为据译作《无限》。这是一部内容片长约130分钟的动画电影,原定6月5日在日本首映,但受疫情影响日本的影院无法开放,后于6月18日由Netflix全球上映,中国大陆地区则在西瓜视频同步上线。
《猫面具》的片长中规中矩,按照观众们历来对动画电影的理解,这时间要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可谓绰绰有余——但奈何《猫面具》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。
在《猫面具》里你可以看到极其丰富的影视元素,通过强颜欢笑融入家庭的少女、想要沟通却无从入手的父母、想要报恩的猫、有自己梦想却无法开口的少年、仅此一个的知己好友、丑态毕露的校园欺凌、积压多年后的歇斯底里、青春冲动的离家出走、冰释前嫌的心意相通,另外还要加上一个负责吸引仇恨的昭和反派。
当这些东西全都被塞进了一百多分钟的动画电影里,而且还塞得不是很平均时,就难免就会给观众一种节奏失衡的感觉。
2.除了猫面具,女主角还有一个名为"开朗"的面具
《猫面具》的前半部分有非常明显的冈田制药味道。
日本动画经常会出现既夸张又"一根筋"的角色,这类角色在热血少年漫中出没得尤其频繁。但到了青春恋爱的领域,尤其是当剧本上还挂着一个冈田麿里的名字时,这些角色多数不会是"一根筋"的,至少主角组就必然拥有两面性和成长性。
所以对于熟悉冈田麿里的观众而言,《猫面具》完全算不上是可以带来惊喜的作品,因为男女主的两面性走了十分典型的日本动画模式,只不过在其他作品里可能会性别互换罢了。
但《猫面具》的对于男女主的选择是明智的,毕竟在这样一部青春恋爱作品里,直率男很大概率最终就会被做成了钢筋直男的效果,更何况就算是《猫面具》的女主角美咲也无法做到让所有观众认同,性别互换转发过万可不是开玩笑的。
美代的家庭背景在故事开篇就已经直接点明,母亲小时候的离开,父亲后来的再婚,以及她对自己新家庭的笑脸敷衍,显然都为剧情后半部分的爆发做足了准备。美代的这种人设,对于阶层分明且表面个功夫做足的日本社会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,而且世界各地的观众想必都能或多或少对这种心境有所共鸣。
无论是真是假,女主角无时无刻都为观众展现着一个开朗的自己,和开篇与母亲对话时的她截然不同,这显然是一个算不上伏笔的伏笔——毕竟标题都已经写着《想哭的我戴上了猫的面具》。
3.名不副实的"男主角"
相比之下,《猫面具》的男主角日之出的塑造就略显单薄了,毕竟这部作品的前半部分几乎是不遗余力地把笔墨花在了美代身上。
因此日之出的人设也并不复杂,从他母亲说的"你才是家里的顶梁柱"就可以隐约察觉到,这又是一段基于长辈期待的典型家庭矛盾。但或许是分到日之出身上的笔墨实在是太少,也或许这又是一次冈妈式的"明显"暗示,在男主角爷爷的陶艺工作室准备关门大吉之前,可能有不少观众都没有察觉到男主角的梦想就是继续搞陶艺。
毕竟就剧情来看,日之出就像只是去爷爷的陶艺工作室散散心撸撸猫一样。
日之出相对薄弱的铺垫和描写,使得"主角"这个称谓显得有些名不副实。就实际表现而言,如果将他视为一个比较重要的男配角,可能观感反而会更加舒适,因为这个角色确实没有太多值得观众期待的地方。
但话虽如此,日之出毫无疑问是《猫面具》里重要的剧情节点人物,当这个角色对剧情影响之深重,对比上这个角色人设塑造之薄弱时,顿时就有了一点工具人的味道。
不管是出于制作者的原因也好,还是这些年来观众们的阅片量越来越高也好,这部动画电影身上确实有很多似曾相识的要素,再混合上一大堆早已是老生常谈的社会问题,以及冈妈式的青春故事,最终就成了一部《猫面具》。
相较起这些年来冈田麿里的翻车和暴死案例,《猫面具》毫无疑问是一部让路人观众乃至冈妈粉都可以"再爱一次"的作品,只不过这种爱似乎却没有以往那么深沉了。
文:lock
评论